乳制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乳制品

云无心:复原乳“营养严重流失”不实“变性”说是混淆视听

来源:bob开户    发布时间:2025-09-10 03:02:36
详细介绍

  中国奶制品行业总是新闻不断。最近引起轩然的是复原乳。先是说有60%的液态奶是奶粉冲兑,跟进的新闻又把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0%。报道还援引“专家”的话指出“冲兑奶营养流失严重”,因为复原奶经过了超高温处理,而“蛋白质温度到90度的时间开始发生严重变性。时间放得越长,里面的氧化程度就越高,营养流失慢慢的变大”。一时间人心惶惶,大批消费者感觉自己买到的是“没营养”的复原乳。网络上又一片惊呼“中国还有什么能吃”。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用浓缩乳(炼乳)或乳粉添加适量的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国家标准规定酸牛奶、灭菌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复原乳作原料,但巴氏杀菌奶不能用复原乳做原料。同时,以复原乳为原料的产品应标明为“复原乳”,或在配料表中注明“水、奶粉”。

  巴氏奶、常温奶和复原乳是市场上液态奶的三种形式。巴氏奶只经过70多度十几秒钟的加热,对奶的影响比较小,很好的保持了外观和风味。常温奶一般在135度以上加热几秒,对奶的风味和颜色有显而易见的影响。而复原乳是把牛奶先做成奶粉,再加水冲兑还原得到的。因为在干燥前要经过一次高温灭菌,冲兑之后还要再超高温一次,所以加热程度最深。

  巴氏奶和常温奶在奶品行业中竞争比较激烈,甚至到了厂家互相攻击的地步。对常温奶和复原乳最大的指责就是“高温破坏了营养”。实际上,这种破坏并不大。牛奶只是多样化食谱中的一种,它的优点是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而这两种成分,几乎不受高温的影响。

  “专家”说什么“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纯粹是混淆视听。人们所吃的任何一种熟食,其中的蛋白质都经过了充分的加热变性,比如鸡蛋、肉和豆制品,不变性几乎没办法吃。食谱中的蛋白质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加热变性不仅不损失营养,甚至有助于消化。而钙是无机盐,怎么加热都不会变化。虽然在经过超高温加热,它的溶解状态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一变化会明显影响吸收。

  加热会损失一些维生素,但损失程度比多数人想象得要小的多。在美国农业部的食品组成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奶粉和鲜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在牛奶中,相对于人体需求量而言含量比较丰富的维生素是Vb2和Vb12。如果把奶粉按比例复原成液态奶,比较它与鲜奶的维生素含量,二者的损失都只有15%左右。最容易损失的Vb1,也不到30%。而且,牛奶并非Vb1等其他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含量本来就少,损失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总而言之,巴氏奶、常温奶和复原乳,在营养方面的差异很小,并不值得过于关注。但是,加热大大改变了它们的外观和风味,所以在营销中必须明确区分——一种原因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是它们之间确实有所不同。差不多被媒体渲染成“劣质产品”的复原乳,完全是国家标准允许生产销售的,只需要明确标明“复原乳”或者“含有XX%复原乳”就可以。

  巴氏奶当然没什么不好。外观、风味、口感都好,营养方面也有一点点优势。但考虑食品,不能仅仅考虑“好处”,还需要仔细考虑成本、安全和方便等等。比如巴氏奶,在从奶场到餐桌的整一个流程中都需要冷藏。这在不产奶地区,尤其是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地区,实现起来难度很大。而一旦有些环节不能保障冷链,安全性就无法保障。这些地区非要追求巴氏奶,价格可想而知。在这点上,常温奶和复原乳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可能有许多复原乳没有标注,在冒充常温奶甚至巴氏奶来销售。这本身是严重非法的行为,应该严肃追究严格处理。但是,复原乳不是“劣质产品”,更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它规范生产,规范标注,就应该受到保护。用“营养严重流失”这样的虚假理由来反对复原乳,大概只是对手的一种营销欺骗,这对于规范销售的复原乳太不公平,更无助于食品市场的规范。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化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现在在美国饮食业从事研发工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出版过个人科普文集《吃的线)》,以及《宝贝别怕》(四人合集)。

  薛蛮子已取保候审罗青长逝世现身凤凰古城澳大利亚博物馆被盗奥巴马4月23日访日习国安委会议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国航供机上宽带服务俞可平求是杂志刊文硕士生在少林寺就业胡德平访日见安倍李代沫已正式批捕韩国客轮沉没美媒称中国妨碍搜救华润董事长否认贪腐

bob开户

  • 地址: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试验区3号路南侧

  • 电话:0663-3265128

  • 邮箱:dt@gddtry.com



  •         
  • 关注我们

© 2019 版权所有 bob开户粤ICP备09098855号